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林业   258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119篇
  304篇
综合类   1451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579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不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浓度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本研究选择血清中MBL高、低浓度的绵羊各6只(感染组和对照组各3只),感染组人工感染MO,分别在人工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中血清因子及补体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不同MBL浓度的绵羊人工感染后MBL m RNA水平呈下降趋势,MBL高浓度促炎因子IL-2和IFN-γ的m RNA表达水平较高,抗炎因子IL-4的m 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1 d升高,此后开始下降,而IL-4的m RNA水平在14 d后有所升高;MBL低浓度羊感染后其TNF-α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随炎症的缓解,逐渐降低;补体C1和C3的m RNA在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MO感染可以激活补体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血清MBL浓度与绵羊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BL不同浓度组之间其IL-2、IL-4、TNF-α、IFN-γ、补体C1、C3水平存在差异,低浓度MBL的绵羊更易发生比较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2.
以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并放入人工气候箱内干热胁迫处理下研究其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长度、宽度、相对高度、绝对高度、茎粗等形态特征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热胁迫的加剧,紫花苜蓿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植株茎粗、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胁迫第12d与第4d相比,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了64.82%,叶片长度下降了23.85%,叶片宽度下降了23.05%,植株茎粗下降了5.96%,叶绿素含量下降了12.70%;而相对株高、绝对株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胁迫第12d与第4d相比,相对株高上升了1.61%,绝对株高上升了0.72%,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了14.63%。各干热胁迫处理与其对照相比,干热胁迫对紫花苜蓿土壤相对含水量、株高、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较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油菜薹机械化有序收获装备缺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行式油菜薹有序收获机,完成油菜薹对行、夹持切割、柔性输送、有序铺放等收获环节。阐述了收获机整机结构和作业过程,根据切割、输送和铺放过程中油菜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单圆盘切割器、夹持输送装置和导流板等部件的结构和运行参数,解析收获机参数对切割损伤率和铺放角变异系数的影响规律。研制对行式油菜薹有序收获机样机,以机器前进速度、切刀转速、输送带速度和导流板倾角为试验因素,以切割损伤率和铺放角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开展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田间试验。利用数据分析软件Design-Export 10建立试验指标与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求解切割损伤率和铺放角变异系数优化模型,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机器前进速度0.5 m/s,切刀转速910 r/min,输送速度0.75 m/s,导流板倾角49°。验证试验表明,较优参数组合条件下切割损伤率为4.95%,铺放角变异系数为9.55%,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能够满足油菜薹有序收获需求。  相似文献   
104.
脂滴是脂肪组织的基本单位,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一种动态细胞器,脂滴相关蛋白参与调控胞内脂类代谢、膜运输以及信号传导等多个生理过程.脂滴在动物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功能不尽相同,可通过营养及生理手段调节畜禽外周组织中的脂滴变化,进一步影响畜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本文简述了脂滴的生物学结构、脂滴蛋白分类、脂滴重塑、脂滴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大宗农产品是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基础性商品,研究其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为改善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1~2018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效应。【结果】2001~2018年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S指数由5.63%上升至6.93%,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3.05%,其中,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的MS指数分别由0.96%、11.22%上升至4.62%、28.12%,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3.77%和47.94%,谷物和油料产品的MS指数分别由3.10%、4.94%下降至0.94%、2.69%,出口贡献率分别为-859.52%、-14.81%。【结论】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是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竞争力的出口效应高于整体竞争力;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出口增长贡献率较大,而谷物和油料国际竞争力下降对其出口有显著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为选择适宜宜昌地区早春大棚种植的厚皮甜瓜(Cucumis melo)品种,选择了7个厚皮甜瓜品种与种植面积较广的长江蜜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生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众天8号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口感爽脆,抗病性较强,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七彩脆蜜因其果肉独特,口感爽脆,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比旋度是右旋糖酐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右旋糖酐生产过程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小分子物质的存在直接影响右旋糖酐产品的比旋度。通过不同分离纯化,不同水解方法等工艺过程来探究影响右旋糖酐产品比旋度的各种因素。同一右旋糖酐水解溶液应用乙醇沉淀法分离纯化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比旋度下降;多级乙醇沉淀分离纯化右旋糖酐时,高乙醇浓度高分离得到的右旋糖酐比旋度大于低乙醇浓度的右旋糖酐;粗酐和膜处理右旋糖酐发酵液水解制备的产品品质优于发酵直接水解制备的产品,粗酐和膜处理右旋糖酐发酵液水解液乙醇分级沉淀分离纯化产品比旋度分别为+192.4和+191.9,均达到国家标准,水解液膜分离和乙醇一次性沉淀组合分离纯化产品平均比旋度+194.7,有望达到国际最高标准(+195.0),发酵液直接水解液乙醇分级纯化和乙醇再次沉淀组合分离纯化产品比旋度达到国家标准+190;右旋糖酐的酶解产品品质优于盐酸水解产品品质,产品比旋度+196.6,达到国际最高标准;75%的乙醇洗涤沉淀可以提高产品比旋度,多次洗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8.
根据世界各大数据库描述的木兰科植物52个属级分类群和1 453个属下分类群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世界木兰科植物分类群发现情况,统计了木兰科植物主要的分类系统、发现的年份、命名人、出版物等信息。进一步研究木兰科植物分类群发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着重探讨中国的木兰科植物分类群发现进程以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整体上我国在木兰科植物分类群发现和研究上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中国早期并不看重植物的命名且国际交流不多,中国本土木兰科植物大多由外国学者命名。18、19世纪对世界植物的早期探索和引种驯化虽然带有明显的殖民地经济和社会特点,但是从木兰科植物的发现和研究以及全世界传播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0世纪中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植物学研究的兴起,我国的木兰科植物学家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近20年来成为木兰科植物新类群发现和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监控施钾下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分配变化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为节约钾资源,实现小麦丰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监控施钾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北方麦区农户小麦施钾不足和过量问题同时存在。小麦产量随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增加,在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6 340 kg·hm-2。土壤速效钾过高并不能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当土壤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平均为5 409 kg·hm-2。与农户施肥相比,在土壤速效钾含量<90、90—120、120—150和>180 mg·kg-1时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增加了钾肥用量,在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减少了钾肥用量,各土壤速效钾水平下采用监控施肥技术施用钾肥均提高了小麦产量,且在速效钾含量<90和>180 mg·kg-1时显著增产。土壤有效磷含量>30 mg·kg-1时,土壤速效钾含量120—150或>18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氮含量,农户施肥和监控施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变化,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不施钾肥的小麦籽粒磷钾含量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150 mg·kg-1时,监控施肥的钾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吸收效率较农户施肥显著提高。【结论】在北方麦区,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合理施肥可使小麦产量达较高水平,但当土壤有效磷较高,超过3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有减产风险。应根据土壤速效磷钾和小麦产量水平监控施肥,合理确定钾肥用量,实现北方麦区小麦丰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